
密閉空間可擺植物
密閉空間,空汙更甚戶外,擺14種植物,免買空氣清淨機
-----摘錄自 2006.09.20 中國時報
林倖妃/台北報導
密閉式空間常讓人喘不過氣?研究證實,
沒有窗戶通風的建築物,空氣汙染程度為室外百倍,
但不少國內常見室內植物具有和空氣清淨機一樣的效果,
多絨毛且分泌黏性油脂和汁液植物
可有效減少塵埃汙染或降低二氧化碳濃度。
學者建議,只要在每九平方公尺( 三坪 )地板面積,
放置一棵至少六吋盆大小植物,
就可改善室內空氣品質,提高精神和效率。
現代建築多採密閉式,逐漸出現「病態建築症候群」,
長期在密閉空間工作者,可能出現頭痛、眼、鼻或喉嚨感染,
容易感冒、皮膚乾燥發癢、易疲勞等症狀;
部分不通風的建築物,空氣汙染程度甚至是室外的上百倍。
環保署委託台大園藝學系教授葉德銘調查五十種常見室內植物,
初步提出十四種植物的滯塵能力和高二氧化碳淨化能力,
不用買昂貴的空氣清淨機,只要擺幾盆室內植物就有同等效果。
根據這項調查,葉片表面不平、
多絨毛以及
能分泌黏性油脂和汁液者,
較能吸附大量塵埃,
以原產地墨西哥和巴西等南美洲的大岩桐效果最驚人,
每平方公分可吸附八.三四五毫克。
其他如常見的單藥花、盆菊和波士頓腎蕨也有不錯的吸附力。
二氧化碳方面,植物行光合作用時會吸二氧化碳,
大多數室內植物在濃度六百到一千ppm時,生長狀況最好,
戴粉葉表現最佳,二氧化碳濃度一千一百ppm環境仍可行光合作用。
常見的黑葉觀音蓮和大岩桐可在九百ppm濃度下持續生長,
山蘇花、鹿角蕨和冷水花等表現也不錯。
葉德銘並提出,美國太空總署曾針對
新家具和裝潢、髮膠、油漆等常揮發出有機物質,
如甲醛、三氯乙烯、氨、二甲苯和苯等,
進行植物移除能力,結果白鶴芋和檸檬千年木
可移除上述五項有機物質,
長春藤、黛粉葉和盆菊可移除三項。
同一研究也指出,在密閉環境中,
只要擺設一盆植物廿四小時,接連七天後,
即可吸附八七%左右的空氣中有機揮發物質,
效果比空氣清淨機有過之而無不及,而且不用插電更省錢。
****** 延伸閱讀***********
第一次聽到黛粉葉這個植物名稱時,
心理浮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帶粉的葉子,結果事實卻不是這樣,
黛粉葉的葉子是很光滑的,
這個名子是紀念德國植物學家J. E. Dieffenbachi氏而命名,
所以中文直接音譯為黛粉葉,
不過一般消費者比較常用萬年青來統稱這類的植物。
黛粉葉學名:Dieffenbachia spp.是屬於天南星科之觀葉植物,
因野外生長多年的黛粉葉具有粗大而直立之莖,
且其汁液具有強烈刺激性,沾染到皮膚會有劇烈痛養之症狀,
不慎吃到還會使喉嚨腫脹、不能說話,
所以在原生地又有啞甘蔗(Dumbcane)之別稱。
黛粉葉原產於巴拿馬、哥倫比亞、祕魯一帶之熱帶中南美洲,
外觀為常綠灌木狀的多年生草本,葉呈長橢圓形或卵圓形,
全綠有粗大明顯的主脈,葉為綠色並常有白色、乳白色、
淡綠色或黃綠色之斑點或斑紋散佈,變化極為豐富,
因此育種家最喜歡從各種不同斑紋的植株,雜交育種來取得更多美觀的品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