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代相傳
「養不教,父之過,」牽掛草莓族這篇文章讀來,心有戚戚焉,台人有很大的重男輕女觀念,
通常女孩從小就得學習很多事,男孩都被過度的寵溺,以致於三五十年過去,
那些被寵愛的么兒或男孩,變成如文中的草莓人格,人們背著說:蠻爛的...!!。
生命是在觀察和考驗折磨之間迭跌碰碰撞出火花來的…,如過能透過觀察而醒覺,就可少走許多冤枉路。
透過此文章,靜靜看望身邊的人,回神想想自己~
咱们是否也犯了同樣的錯誤?
是加害的兇手? 還是自己已然是那個討人厭的敗家子?
我們身邊的親人,正沉溺在暗海裡載沉載浮…,如何增強他們?
一個生命的投胎學習,獲得人身是多麼珍貴的體驗~!
若日日消沉如同行屍走肉追逐聲光,吃喝拉撒睡,那與獸物之分野,只不過多了一層物慾的自主罷了!
人要從欲界提升至色界,最主要的動能是感恩的能量,這感恩要從心而發,這心要有缺才能知足。
(東西方所有的宗教初學入門都是教人感恩,即是從此欲界提升至色界的管道;
如慈濟的問候語~甘溫啦~! 基督教飯食前的禱告..感謝主!等等..。。。)
這過程需要環境的鍛鍊,越是經過歲月的體驗和折磨者,通常比在溫室中長大的小孩,容易感染滿足的喜悅。
睿智的父母如何在真誠忠厚的愛中,給予親愛的接班人予以培植的機會,養育他茁壯,而不掩苗助長,是這個時代很大的醒覺。
送給於我們的孩子喜悅滿足的能量,是培訓而非給予!
過多的關愛和照顧是剝奪、便宜行事;拿捏之間也是學習做父母的過程啊!
願大家都能以體己之心善待自己,給自己好感覺就是善待自己和身邊的人~!
願大家平安喜樂! 開開心心過人生!
MO有感於2010-12-7 台北.松江
主题:牽掛草莓族 -- 兒子! 你不會永遠十七歲 作者: 一個悲傷懊悔的老父
歸納於草莓族的兒子即將退伍,最後一次放假,一進家門就說:「買輛車給我吧!下禮拜,我要開車回部隊領退伍令。」役期近兩年,能安然而退,身為父親,按說該高興才對,沒想到我卻心情低沉,思前想後,久久無法回應他的請求。
「報償法則」真是神的慈悲與愛啊 ! 【種惡因必得獲惡果,自作自受,絲毫不爽,無法旁貸。】 溺愛淹死親生子的靈魂和淹沒其人格 ! 悲慘哪!
12個寵壞孩子的方法 1.有求必應 打從孩子出生開始,你就給他所有他要的東西,如此一來就算他以後長大成人,他還是會倔強的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。 2. 一笑置之 當孩子講出不得體的話甚至口出穢言,你卻只是笑了笑,這將會使他認為自己很可愛,他說的話很討喜,你的反應不外乎是鼓勵他下次再挑些更討喜的話來講。他出口成"髒"你一笑置之 3. 從不訓練他精神獨立 從小一切幫他打點好一切事情由你來負責,等到他20歲時再突然告訴他"自己決定吧!" 我們不難想像孩子們對這種突如其來且遲來的恩准,反應會是:"?#~%&^...."???。。。從不訓練他精神獨立 4. 是非觀念的混淆 如此將造成他日後嚴重的罪惡感,若我們一直避免把錯字冠諸孩子的不良行為,一直不告訴他孰是孰非,待某日他抵觸了法律,犯下了父母再也無法替他掩飾的罪行,他還以為整個社會都與他作對,是他自己受到迫害。從不告訴他你錯了! 受害是這個觀念無法融入社會的不成熟者。 5.以愛為名的剝奪者 像個名符其實的老媽子一樣地跟在他後面,撿起他丟再地上的書鞋子髒衣服,幫他整理房間做東做西打理一切-….,養成他日後推卸責任,將別人的好意當成是理所當然的惡習。替他收拾所有弄亂的東西 6.要關心他的交友和閱讀空間 毫不限制他的讀物小心啊!雖然碗筷洗了餐具消毒了,孩子嘴巴吃得乾淨,腦子吃的卻是垃圾。 7.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日後父母離婚了家庭破碎了,你也不用為孩子麻木不仁無關痛癢的反應感到震驚與不解。 8.當他的搖錢樹 若金錢對他們而言太容易到手,想買東西時只要他們搖一搖吵一吵錢就掉下來了,不讓孩子明白金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賺取的,如此要他們如何能了解"錢歹賺",如何【養成】他們能有正確的金錢概念是靠家庭訓練耳濡目染…。 9.滿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慾 當你自始至終永遠滿足他的需求時,你會發現一次的拒絕,就足以對他造成傷害極大的挫折感。 10.永遠站在他這邊 站在孩子這邊固然是好的,但要永遠嗎?當孩子真的犯錯時呢?你能想像這種心態----都是別人不好他們都對我的孩子有偏見,會造成他日後一生多少問題嗎?永遠站在孩子這邊,永遠教他與鄰居師長警察對立,不過是提早讓他走上不歸路罷了。 11.我就是拿他沒辦法 當孩子們闖了大禍犯了大錯,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這句話來搪塞,替自己的不是找藉口找台階下,孩子們以後如何能尊重你呢?他難道不會想:"既然沒辦法那就乾脆讓你一輩子都沒辦法好了"。 12.準備過悲慘的一生吧! 想寵壞你的孩子嗎?想培育出不負責任的下一代嗎?很簡單,照著這12條法則去做,保證你一生會是悲慘的! |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回響:
滴兒MO
上述那些,幾年前我哥似乎都符合了,不是他真的白目到要求東要求西,
而是父母一直讓他認為那是一種理所當然。
在他看不見的那一端,的確有著他完全無法理解的世界,
所以他在我搬離家的時候跟我說,你為何不能再多試著溝通?………
米唯
MO的回應
孔子的學生輪值書塾時,來了一位綠衣人,
綠衣人問: 一年有幾季?
書生: 4季。
綠衣人: 不對! 是3季!
兩人爭論不下,孔子回來,聽完下結論: 是3季! 對不住!對不…!
恭敬送走綠衣人,留下一臉狐疑不滿的值生……
孔子問: 你看到牠穿的衣服嗎? 他是螳螂先生!
螳螂的生命春生秋亡,在他的世界根本沒有冬季,
你跟一個只有3季生命的人爭第四季,不是糊塗嗎?
……… 莞爾之餘
我們剝奪孩子磨鍊受苦的機會,就是剝奪他經驗完整人生的機會,
生命本就該嚐試酸甜苦辣,而後才能分辨甘泉美味,
這是成長,這是生命,一切的發生都是朝圓滿順序而近…
只是路程的遠近曲折迂迴,端在醒覺的身心靈整合,
21世紀的輝耀,泰半呈現在女性層面的覺醒,
我們有很多很多的機緣~
我們有很多很多的恩典~
這些只是要平衡此星千千年來對女性能量的壓抑,
所以,大家一起享用源源不絕的恩典能量吧!
乾一觖吧! 為千年的等待來臨~!
許多的愛MO